我小时候特别讨厌带鱼,总觉得那玩意儿又腥又麻烦,刺多得像一根根小针,一不小心就扎到手指头。每次我妈做红烧带鱼,我连筷子都懒得动。直到有天,她在厨房忙活半天,端出一盘金黄酥脆的香酥带鱼,撒着椒盐和熟芝麻,那个香气直勾勾钻进我的鼻子里。我鬼使神差夹起一块,放入口中,酥脆的外壳“嘎吱”一声应声而裂,鲜嫩的鱼肉裹着浓郁的椒盐香,瞬间轰炸了我的味蕾。那天我竟然连吃了七块,把之前对带鱼的怨念一股脑全吞进了肚子里。
这道菜最绝的地方就在于它的“反差萌”。带鱼被裹上淀粉下锅炸,外壳瞬间变得干脆,鱼肉却保持着嫩滑多汁。我妈说,炸带鱼得像照顾宝宝一样有耐心。先在带鱼两面斜切几刀,这样料酒和葱姜的香味才能钻进鱼肉里,腌制时得给它做一场“按摩”,让每一条带鱼都喝饱调料。淀粉不能裹太厚,薄薄一层就行,不然吃起来像在啃土豆片。
炸带鱼的油温得刚刚好,不能急。我试过油温太高,结果外面糊了里面还黏糊糊的;油温太低又会让带鱼散架。我妈教我的秘诀是:筷子插进油里,周围泛起密集小泡泡时就刚刚好。把腌好的带鱼一条条夹进锅里,它们会优雅地滑入油中,刚开始别急着翻动,等一面定型呈现金黄色,再小心翼翼翻面。炸到两面金黄后先捞出来,升高油温复炸20秒,这一步是让带鱼酥到掉渣的关键。复炸时油会剧烈飞溅,我总被烫得哇哇叫,我妈就在旁边笑:“心急吃不了热豆腐,更吃不了酥带鱼。”
展开剩余44%刚出锅的香酥带鱼撒上椒盐粉的瞬间,整个厨房都活了过来。我妈喜欢在盘边摆几片柠檬,说这样能提鲜去腥。我夹起一块轻轻一掰,外壳像饼干一样酥脆,鱼肉却像布丁般嫩滑。椒盐的咸香、淀粉的麦香、鱼肉的鲜香交织在一起,每一口都能听见牙齿与酥皮搏斗的脆响。这道菜的魔力在于,明明食材普通,但只要经过那几分钟的高温魔法,就能把平凡的带鱼变成让人欲罢不能的美味。
有次我带朋友回家,我妈又做了这道菜。我们围坐在餐桌前,听着带鱼外壳在咀嚼中发出的脆响,朋友直呼这是他吃过最好吃的带鱼。那一刻,我突然觉得厨房真是个神奇的地方,它能把一个人对食物的偏见一点点瓦解,用简单的食材和用心的烹饪,把家的味道牢牢锁在记忆里。
发布于:江苏省热丰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