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健康促进中心介绍,立秋后,天气逐渐转凉,脾胃功能容易受到影响,特别对于胃病患者来说,立秋是调养脾胃的关键时段!滋阴润燥、饮食温和、起居有常……一起来看“养胃五要点”↓
立秋
立秋至 护脾胃
立秋后,天气逐渐转凉,阳气渐收,阴气渐长,自然界开始进入收获的季节。
中医认为,脾胃与长夏相应。立秋节气前后,脾胃功能容易受到影响,特别对于胃病患者来说,立秋是调养脾胃的关键时段!
01 为何易发脾胃病
气候变化
此时昼夜温差逐渐增大,早晚凉意明显,这种忽冷忽热的气候容易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,脾胃功能失调,增加脾胃疾病的风险。
展开剩余74%津液损耗
此时气候开始干燥,人体津液容易耗损,而脾胃喜润恶燥,津液不足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,导致消化不良、食欲减退等问题。
饮食习惯
在夏季,人们多喜食生冷食物,而立秋后若继续此类饮食习惯,容易损伤脾胃阳气,影响消化功能。
情绪波动
万物凋零易引发人们的悲秋情绪,情绪低落或焦虑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,加重脾胃负担。
02 注意脾胃养护
胃病尤其胃癌患者,通常脾胃功能较弱、免疫力较低,此时的气候转变容易加重脾胃负担,导致消化不良、腹胀、腹泻等症状,而温差变化易引发感冒等,需加强防护。
对于胃病术后患者,干燥气候可能影响伤口愈合,需注意饮食调养和营养补充。
因此,胃病患者在立秋节气更需养护脾胃哦~
03 养胃五要点
滋阴润燥
立秋时节需健脾和胃,可吃一些易于消化、健脾益气的食物,如山药、莲子、红枣、小米等。
秋季干燥,需适当滋阴润燥,可吃银耳、百合、梨、蜂蜜等。
饮食温和
胃病患者应选温热、易消化的食物,如粥类、炖汤等,避免生冷、坚硬、油腻的食物,减轻脾胃负担。
建议少食多餐,每次进食量不宜过多,减轻脾胃压力的同时保证营养。
辛辣、油炸、腌制等刺激性食物会加重脾胃负担,应尽量避免。
养生药膳推荐
①山药红枣粥:山药健脾益胃、红枣补气养血,适合调养脾胃。
②银耳百合汤:滋阴润燥,缓解季节干燥带来的不适。
③莲子小米粥:莲子安神健脾、小米易消化,适合术后患者。
起居有常
保持作息规律,早睡早起,避免熬夜,有助于脾胃功能的恢复。
早晚温差大,需及时增减衣物,尤其是胃部保暖,避免受凉引发脾胃不适。
选择温和的运动方式,如散步、太极拳等,促进气血运行,增强体质,但避免过度劳累。
调适情志
胃病患者需保持心情愉悦,避免焦虑、抑郁等负面情绪影响脾胃功能,可通过与家人朋友交流、听音乐、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,保持心理平衡。
定期复查
胃病患者应按医生建议定期复查,及时了解身体状况;遵医嘱按时服药,不随意增减药量,避免药物对脾胃的刺激。
资料:市健康促进中心(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邓婉利 主任医师)
来源:上海发布
发布于:北京市热丰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